【大会现场。朱其摄】
为深化区域协作、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2月19日,石河子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赴沙湾市城市管理局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双方围绕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居民参与模式创新及长效管理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索城市精细化治理新路径。
交流会上,石河子市垃圾分类专班负责人通过数据与案例,系统介绍了石河子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成果。作为兵团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石河子市党政机关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鼓励一个街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40.8%、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05%。资源化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专班成员重点分享了“红黑榜奖惩机制”联动宣教模式以及智能回收设备亭全域布设经验,沙湾市与会人员频频记录,对“以奖促分”“分类进万家”等创新举措给予高度评价。
在宣传教育方面,石河子市采取了多样化的手段。不仅利用社区宣传栏、公交广告、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广泛传播垃圾分类知识,全市范围内小区、学校、医院、药店、餐饮酒店、宾馆商超等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讲活动202场次。
在设施建设上,石河子市加大投入,逐步完善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合理布局垃圾分类投放点,配备了分类垃圾桶、智能回收设备等设施,方便市民进行分类投放。建立了分类收集运输队伍,确保分类后的垃圾能够得到及时、规范地收集和运输。此外,还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沙湾市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对石河子市的垃圾分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结合沙湾市的实际情况,与石河子市专班成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如何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如何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做法。
此次跨市交流不仅展现了石河子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示范效应,更是推动形成了“经验互鉴、资源互补、治理协同”的绿色发展格局。双方表示,将以此次互动为契机,共同探索垃圾分类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为改善城市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讯员 闫俊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