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近日,由兵团党委社会工作部、兵团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科技局、民政局、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等8个部门协办的兵团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落幕。师市党委社会工作部推荐的4个参赛项目摘得金奖1个、银奖1个、优秀奖2个,师市党委社会工作部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
金奖
天业集团“绿进沙退”志愿服务项目
在石河子建城初期,张仲瀚将军提出,要将石河子建成花园城市,陶峙岳亲手写下石河子最早的《护绿公约》,奠定了这座城市的主旋律——绿色。但在距离市区65公里外的147团深处,常年气候干燥、风沙肆虐。
2018年,天业60万吨乙二醇项目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为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2019年10月5日,兵团劳动模范王朔、优秀共产党员李刚等人带领天业人种下第一棵树,“绿进沙退”志愿服务项目立项。
沙山种树困难重重。经专家指导,确定了“水流通坑道式”栽种法,完成500米长人造沙山绿化整形等工作,志愿服务队壮大到300人,成立8个专项小组,建立积分制管理。天业集团党委和147团党委给予支持,周边团场职工也自发加入。2023年,项目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吸引5家企业入驻园区。
如今,沙棘等树木漫山遍野,绿色屏障在沙漠边缘铺开,志愿服务队员继续在这里践行低碳、绿色、生态文明的承诺。
银奖
第十九中学“寻路——传承兵团精神,弘扬军垦文化”志愿服务项目
“寻路——传承兵团精神,弘扬军垦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成立于2021年3月,以“3+1”运行模式,即学校、家庭、社会联合,以追忆兵团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宗旨,以“传承兵团精神,弘扬军垦文化”为核心,形成 “寻路”走访、“寻路”记忆、“寻路”讲堂等品牌。
“寻路”走访。共计寻访10次,寻访了15位老军垦,共慰问养老院3次,节目演出服务3场,慰问老人达140人次。对科研人员及消防英雄进行了2次走访,并赠送棉花画、贺卡等手工作品40余份。
“寻路”记忆。研学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非遗”棉花画环创展、手工编织等活动,参与志愿者人数70人,服务市民300余人。
“寻路”讲堂。“红领巾讲解团”针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社区居民等,进行法治、非遗宣传12次;到军垦红色基地讲解、服务4次;11名志愿者参与妇联组织军垦家风馆讲解5天,服务11个单位,服务人数400余人;组织开展3次线下“军垦娃娃讲述兵团故事”活动,聆听讲解人数约为1200人,进行4次线上讲解。
项目拥有棉花画工作室,自行编创兵团童谣,多项活动被人民日报、今日头条、兵团广播电视台、师市融媒体中心等宣传报道。
优秀奖
新城街道“木兰·巾帼”普法志愿服务项目
石河子市新城街道妇联在师市妇联的指导和帮助下,于2022年5月联合辖区法治共建单位创建“巾帼志愿普法服务小分队”特色品牌。
2023年6月,新城街道为进一步强化内涵、建强队伍、提升品牌效应,将其升级为“木兰·巾帼志愿普法服务小分队”,选任新城街道年轻干部任队长。小分队现有队员43名,其中街道妇联干部13名、法律顾问10名、人民调解员2名、司法所干警1名、心理咨询师2名、派驻女法官2名,退休干部13名。
项目旨在突出女性力量,发挥女性参与基层治理的优势作用,立足辖区妇女儿童群体的法治需求,在妇女儿童、家庭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家风家教教育、关心关爱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优秀奖
师市妇联希望心家园“和家之美”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项目
石河子市希望心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9年6月21日经师市民政局批准成立,2023年被评为3A级社会组织。该中心由数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社工师组成,拥有一支48人的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常年开展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等专业服务。2021年7月,在师市妇联的支持下,中心启动了“和家之美”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项目。
“和家之美”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项目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号召,面对当下多样化价值观给家庭教育理念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带来的困难与挑战,从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入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家庭观建设的核心,在师市妇联、卫健委、教育局的共同推动下,搭建了家、校、社、医的联动工作机制,由医疗、教育、心理专家等组建专家库,团镇(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为项目支持力量,希望心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专业社会组织,联动心理服务志愿者共同开展活动。截至目前,为师市家庭提供家庭教育、心理服务528场,惠及45700余人次。
项目的实施,提升了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增进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家庭和谐与幸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家庭和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下一步,师市党委社会工作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探索推广“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凝聚各方力量多元化开展志愿服务,通过健全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孵化机制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师市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师市党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