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朱其摄】
在中国西北部有一座被誉为“戈壁明珠”“小上海”的城市——石河子市。这是一座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设的城市,自诞生以来就带有红色基因。70多年来,一代代军垦人栉风沐雨,将荒原变为绿洲,石河子从戈壁荒滩蜕变为良田万顷、产业聚集的“塞上江南”。
红色沃土 涌动文旅新潮
九月的石河子,秋高气爽,位于八师152团山脚下的军垦第一连陆续有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军垦第一连是一座反映兵团初创时期生产、生活场景的纪念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自体验老军垦的生活、工作,看一看地窝子,亲手犁地、磨豆腐,品尝忆苦思甜饭……
“第一次来参观军垦第一连,我就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深刻印象。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应该追随老一辈军垦人留下的红色印记,砥砺前行。”游客杜凤杰参观后感叹地说。
2022年,石河子对军垦第一连实施提升改造工程,通过对军垦第一连原址、原景、原貌的恢复,将军垦文化从基础的观光游览升级为深度体验,打破了实体静态展示的模式,营造了沉浸式军垦文化实景体验空间。工程新建了军垦第一连大礼堂、军垦宿舍、游客中心、军垦廊道、豆腐坊新五景。不少团队通过主题党日活动、青少年研学营等形式,来到这里打卡。
军垦第一连负责人张冬冬介绍:“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体验打铁、磨豆腐、拉犁等项目,让广大党员和游客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兵团人屯垦戍边的艰苦岁月,理解‘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内涵。今年5-8月,我们接待游客人数达2万余人,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作为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红色永远是石河子最鲜亮的底色。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带着“土气”的劳动工具、棉大衣、油印机等老物件让游客沉浸其中,深切感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的坚守和奉献。
九月,大中小学迎来了开学季,很多学校将“开学第一课”选在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中来上。
军垦文物的背后故事,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于兵团精神的理解,强化了兵团精神的传播力。石河子第二十八中学学生赵誉豪说:“我非常喜欢这堂课。从一件军大衣和一壶水的历史故事中,我们能够更为直观地学习历史,感悟其中蕴含的兵团精神。”
“我们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军垦博物馆参观,借助这些文物上一堂有针对性的思政课,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传承兵团精神。”石河子第二十八中学团委书记兼大队辅导员明月说。
近年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与周边学校广泛开展合作,开辟中小学生第二课堂,在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兵团精神厚植于青少年心中。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宣教科副科长顾晨叶介绍:“不仅有石河子本地的师生前来参观学习,周边的沙湾、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等地的学校也纷纷组织学生来到我们博物馆开展红色研学。”
如今,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军垦第一连、戈壁印象文化和旅游园串联起来的红色旅游线路,吸引了大批游客、旅行社。“无锡—石河子” 旅游包机、“连疆号”旅游专列等多类型的旅游团纷至沓来。今年截至8月,组团到石河子来的旅游团有141个,引客7.12万人,直接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收入2.3亿元。师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文龙说:“今年,我们在往年5条精品线路的基础上,重点推出了3条红色旅游线路,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运作,深受游客好评。我们结合这些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创作出的具有军垦特色的文创产品也深受游客喜爱。”
2023年,石河子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共和国军垦第一城”案例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典型案例。今年1-8月,依靠2024年“引客入石”奖补政策撬动,石河子有效实现了旅游消费动能的释放,共接待游客919.3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9.8%,旅游收入达到50.56亿元,同比增长22.25%。
绿色为底 绘就生态美景
在绿化美化中,石河子市始终坚持“先栽树,后修路,以树定路”的发展理念,230余万棵大树、宽厚的城市绿带、绿荫下的道路绿化撑起了城市硬核的绿色空间骨架。
师市城管局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党支部书记王刚说:“我们老一辈的规划理念相当超前。现如今,石河子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我们将沿着老一辈的设计理念,将绿量用好,打造林荫公园城市。”
从高空俯瞰,道路林网犹如绿色彩带,将石河子的公园、广场、防护林联接在一起,整座城市掩映在绿意中。早在2001年,石河子就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又取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现如今,石河子市正在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而努力。
师市城管局园林绿化养护中心生产科副科长李川川介绍,目前,石河子市种植的园林植物共有115种,而乡土树种就达92种。李川川说:“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绿化,选用大叶白蜡、夏橡、水蜡、大花萱草、月季、马兰等耐寒耐旱的绿化品种,从而呈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绿化效果,让老百姓满目皆绿、一步一景。”
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植树造绿,石河子新建、改建一批小游园及口袋公园70余个。在滨河景观带,健身器材、休闲步道、儿童娱乐场地的各种设施配套齐全,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石河子市民曹双林说:“石河子现在的环境真好!公园、明珠河沿线的绿化也特别好!我每天吃完饭到里面吹吹萨克斯,转一转,感觉很幸福、很满足。”
近年来,师市新增健身步道77.53公里,覆盖全市86%的小区。城市绿地率42.33%,城市绿化覆盖率43.11%,乔灌木占比96.09%,公园绿地面积人均15.01平方米。
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军垦人坚持植绿、护绿、扩绿,把石河子建设成一座生态之城、绿色之城、花园之城,“绿廊田园环绕、公园花海点缀、绿道景观相连”的田园城市风景如画,承载起人们对田园式家园的向往。
一张蓝图绘绿底。师市还扎实推进生态修复,修山治河、植绿护城,先后开展将军山生态修复、玛河沿岸生态治理、湿地保护等工作,近些年来,东方白鹳、玉带海雕、白尾海雕、鹈鹕、天鹅等鸟类,由“稀客”成为熟客,与石河子人共享美好的自然家园。
文旅品牌 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作为兵团农业大师和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石河子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光热条件,拥有一流的农产品资源。
位于天山北麓的八师133团与七师胡杨河市、沙湾市、奎屯市等重要产棉区交界。依托棉花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2008年,石河子洁曼卫生材料有限公司落户该团,成为八师唯一一家生产医用脱脂棉的企业。当前,企业不断做大,还开发生产出棉柔巾、化妆棉、毛巾、棉签等多种棉产品。
“我们新疆的棉花是最好的,我们的产品中有38个品种要用新疆棉花生产,就是要给消费者最好的体验。”石河子市洁曼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良君说。
今年,133团推出的“桃源133”棉柔巾入驻“军垦1949”品牌目录,进一步打响了产品品牌。近年来,师市以品牌农业建设为核心,倾力打造“军垦1949" 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全产业链农业产业集群,加快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创建农业品牌高地。
借助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师市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逐步显现。目前,“军垦1949”区域公用品牌已涵盖石河子本地乳制品、牛羊肉、红酒、棉制品和特色果蔬五大产业,授权企业33家,授权产品161款。当前,“军垦1949”在石河子本地开设3家线下旗舰店,入驻37家“惠生活便利店”专柜以及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宾馆、游客集散中心等地,并在大连市、合肥市开设了专营店,将石河子的特色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
近年来,师市共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级和兵团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7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4 家。“花园牛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名单,“军垦1949" 区域公共品牌荣获“第43届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区域经济代表品牌”。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师市将坚决扛起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火车头”的使命担当,在绿色能源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等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全力谱写新时代交响乐章。(兵团广播电视台记者 赵瑞 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邵博越 通讯员 张楠 肖建蓉)